一、项目基本情况
项目名称:国学类微课的设计与制作
项目类型:2019届毕业设计优秀作品
项目负责人:肖慧菁-15级-数字媒体技术专业
指导老师:李玫
二、 作品展示图及功能概述
1. 作品全貌展示图
2. 项目实用价值:
以往传统语文微课的教学方式一般都是采用PPT或者录屏的形式来授课,表现形式单一。而微课内容只是将课文中的某一个片段、某一首诗的重点来设计成一节微课,知识点单一无拓展。传统微课画面不够美观,内容枯燥,无法吸引学生注意。而本次国学类系列微课针对这几个问题作出了几个创新,同时结合微课这种新兴教学手段的特点,能够在互联网上传播和交流,也能满足学生的多种学习需求。
本国学类系列微课的创新为:
1)选题方式:
采用主题的形式,横向展开讨论几个知识点,拓宽学生的眼界,丰富学生的内涵。同时,整体微课也不会太深奥,适合大众学生观看,具有实用性。
2)风格:
改变以往深奥难懂、枯燥烦闷的风格,采用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,贴近学生之间的交流风格,让学生有共情感。音画相结合,增加整体画面质量,提高整个微课的趣味性,提升学生的主动探究欲望,让学生主动去学习。
3)表现手法:
采用素材加工古代图画并添加趣味动画,让图中的古代人物跳脱出画面,生动活泼地展现了国学知识,提高学生对国学知识的学习兴趣。本次国学类系列微课还采用了MG动画和视频剪辑形式,两种形式结合呈现,动态的画面容易抓住学生眼球,让学生在视觉上不会感到疲惫,能够集中精神学习微课。
4)整体内容:
知识点合理严谨,不出现知识上的错误,让学生能够准确地学习到国学知识,达到提高学生文学素养的效果。
3. 项目功能简介及截图:

五节国学类微课:
《唐朝喝酒那些事儿》、
《屈原不姓屈》、
《皇帝诗人》、
《风花雪月之雪落成诗》、
《古人怎么说再见》
三、项目开发实践收获:
回顾整个系列微课的制作过程,虽然辛苦但也学习到了很多东西,对软件操作的熟练度不断提升,对微课的理解越来越深刻,制作微课也越来越熟练,微课成品质量得到很大的提升。而感受最深的就是,每一集微课都在不断完善的过程当中越做越好,而自己的技术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。微课作为一个新兴的教学手段,在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研究,也期望微课在表现形式上能更多样化,在内容上能更丰富,在制作工具上能更方便快捷。我也会不断学习和进步,继续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。